应城市中医院康复疼痛科是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是我院最具有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之一。实力雄厚、技术精湛。
现有医务人员11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推拿师2人,理疗师3人。现开设有针灸、拔罐、推拿、理疗、电脑牵引、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神经阻滞镇痛、整脊、放血疗法、全息刮痧、针灸减肥等项目。
目前我科年接诊病人25000人次左右。每年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近1000人次。并且逐年递增。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背肌筋膜炎、扭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痛症主要采用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的非手术疗法。
治疗中风后遗症采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石式中风单元疗法”。针灸、推拿、脑电治疗仪治疗颅脑外伤后遣症、面神经炎、三又神经痛、偏头痛、失眠、面肌痉挛、截瘫等杂病。
以上疗法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在我市享有很高的声誉。
主要开展的业务
1、外伤后截瘫、脑瘫、中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2、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3、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骨关节损伤及运动系统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4、其他各类软组织损伤、劳损后的疼痛治疗。
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医疗法
1、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有,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更大的疗效。
所以水针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有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水针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
2、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拖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因免疫功能低下所造成的易感冒、咳嗽、咽炎、鼻炎等疾病。
治疗时间:每年的三伏天进伏的当日敷贴。
敷贴的原理:“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与时间医学的原理,选用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起到补益阳气、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敷贴方法:敷贴方法是将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特定穴位上,保留2-6小时,让药物从皮肤渗入,随气血经络运行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幼儿因皮肤娇嫩、脏腑娇弱。敷贴时间应稍短。敷贴时应穿透气性好的纯棉衣衫并尽量将身上的汗渍擦干。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7月9日
星期三
7月10日
星期四
7月13日
星期日
7月14日
星期一
7月15日
星期二